标准体系亟待完善 转型金融将迎发展“窗口期”
本报记者马梅若
近日,窗口期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研究工作电视会议。标准会议指出,体系要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亟待金融将迎继续深化转型金融研究,完善实现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转型有序有效衔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政策举措。
所谓转型金融,窗口期是标准指为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体系支持高碳企业向低碳转型为主要目标,亟待金融将迎基于明确的完善动态技术路径标准,运用多样化金融工具为市场实体、转型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提供的发展金融服务,尤其是窗口期支持传统的碳密集和高环境风险市场主体、经济活动和资产项目的低碳和零碳转型。
此前,人民银行多次强调转型金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撰文表示,要加强转型金融研究与实践,做高碳行业转型升级的“稳定器”。人民银行研究局也表示,要推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那么,如何做好转型金融实践?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挑战何在?具有可操作性的转型金融工具包括哪些?业内专家表示,明确的标准、严格的信息披露是关键,建议金融机构以此为基础,推出更加丰富的转型金融工具。
明确标准
支持转型金融探索应用
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和传统高碳行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现状,做好转型金融有其迫切性。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表示,我国有庞大的工业体系,高排放、高环境影响的行业和企业很多,亟须金融支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商业转型,以逐步实现减排、低碳、净零排放。
转型金融的应用可有效补充绿色金融所无法覆盖的高碳领域范围。王遥表示:“它扩大了潜在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可选范围,在收益和目标类型上更加灵活,可以不局限于绿色项目,而是涉及并聚焦于传统高能耗行业的碳密集型和提高碳捕捉效率等项目,从而创造更多投资选择。”
实际上,在这方面已有一些探索。目前,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等国际机构、经济体(如欧盟)已经出台了关于转型金融或包括转型金融内容的若干规范性文件。在国内,浙江湖州也出台了《深化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探索转型金融。
早在2021年9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的《转型金融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如何避免企业脱碳融资时的“漂绿”行为?》的工作论文,就提出企业转型应具备的五个特征,即与《巴黎协定》一致的目标、健全(robust)的转型计划、切实的行动、内部监督以及外部报告。
但业内专家认为,总体来看,在现有的绿色或可持续金融体系下,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界定标准、披露要求等还不够明确,金融机构对于经济活动中的“转型”活动以及高碳或“棕色”活动还存在无法明确识别的情况。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表示,由于上述原因,一些金融机构不敢为转型活动提供金融服务。
“明确标准”是第一要务。“要尽快明确转型金融概念、标准、分类。”王遥建议,可参考国际现有转型金融相关概念,充分考量现阶段我国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实际需要,组织学术机构、金融机构、高碳企业等开展联合研究,明确我国的转型金融概念、标准。在此基础上,由人民银行牵头,协同相关部门,制定并出台各方普遍认可的,与产业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相协调的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或指引,以划定产业边界,凝聚部门共识,形成政策合力。
马骏则提出了转型金融框架应包含的五大要素,具体包括:一是如何界定转型活动;二是明确如何披露转型活动;三是明确用哪些金融工具来支持转型活动;四是安排激励机制来支持转型活动;五是保证公正转型。
更严格的信息披露
避免“洗绿”“漂绿”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转型”不能与“浅绿”混为一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和中节能衡准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发布的《中国转型金融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强调,那些“具有一定环境效益但效益微乎其微”的活动不能被笼统地贴上“转型”的标签。
在业内专家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洗绿”“漂绿”风险,避免转型金融范围过大,也是让转型金融更好发挥作用的关键。
马骏表示,与绿色金融相比,转型金融的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复杂,其主要目的是反映转型金融所支持的主体和项目与碳中和目标是一致的,确保不出现“洗绿”或“假转型”的问题。
他建议,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应该要求获得转型融资的企业披露多项内容。例如,企业应披露其短、中、长期转型战略或行动计划,其中包括技术路径、筹资和投资计划等,且企业的长期转型战略和路径应该与碳中和的目标相一致。此外,要披露在未来转型规划下的碳排放水平和强度预测以及测算碳排放和减碳效果的方法学,并披露各个阶段转型计划和转型效果的落实情况以及从转型金融筹得资金的使用情况。
“相较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的效果难以简单衡量,因此,需要制定更为弹性的考评体系,对企业转型的效果进行衡量与评估。”王遥表示,应做好包括环境信息披露在内的各类信息披露工作,推动转型金融真正去支持企业转型。
创新转型金融工具
支持企业稳步转型
既要推动转型金融落地,又要避免“漂绿”“洗绿”,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可行的工具辅以实现目标?
对于这个问题,王遥表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是一个积极的尝试。她介绍,2021年4月,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参考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的现有经验,推出了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并引导市场主体完成了首批债券发行,有效支持火电、钢铁、水泥等碳密集和高环境影响企业的可持续转型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是将债券条款与发行人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挂钩的债务融资工具,关键在于定量设计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的融资成本与每隔一段时间数量指标的进展程度挂钩。而转型融资需要企业融资指向碳中和目标,提供逐年碳排放下降的路线图,逐年披露转型的进展。
但王遥也表示,高碳企业的转型、能源体系等变革所需资金量巨大,仅依靠一类或几类产品难以满足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她建议监管机构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转型金融创新产品一揽子政策扶持和鼓励。同时,金融机构也应依据高碳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情况,创新开发诸如转型保险、转型基金、转型信托等产品,给予转型中的碳密集企业全方位金融支持。
马骏建议,鉴于转型活动涉及许多不确定性,有必要借助一定的保险类产品来帮助企业规避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业务、市场风险。他表示,政府背景的担保基金可积极开发支持转型活动的担保产品,为符合条件的转型企业和转型项目提供风险分担机制,以降低其融资成本。在投资组合层面,金融机构也可以考虑开发以转型资产为基础资产的ABS、REITs以及转型股票和债券基金等产品。
- ·中国面板企业发力高端领域才有蓝海
- ·华尔街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主宰市场十余年的“TINA”时代结束了!
- ·大摩:予新鸿基地产增持评级 目标价122港元
- ·女科学家叶英笼络FDA评审,力品药业研发烧掉98%营收
- ·中国证监会: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黑金日报】卷螺、铁矿、煤焦、铁合金、玻璃及铜、锌、镍、不锈钢!2023/3/7(文字版)
- ·中国数字化包车定制平台微巴士申请在美IPO 拟筹资2000万美元
- ·中国酿酒大师:吴建峰——非凡匠心成就清雅酱香
- ·安阳厂房火灾致38死,事发公司0人缴纳工伤保险
- ·中国版ChatGPT的“墨攻”
- ·全面注册制重塑投行生态!招商证券王治鉴:短期看保荐质量,中期看承销定价,长期看价值发现
- ·多地预算报告圈定重点支持领域:助企纾困、稳投资促消费、发展数字经济
- ·险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出炉!需符合7项条件,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产品
- ·仅用39天 2023年快递业务量突破百亿件
- ·2月87款游戏版号发放!腾讯、网易连续四个月收获版号
- ·车市一线|价格战蔓延至燃油车,有经销商称促销无底线
- ·美用123辆油罐车在叙偷运石油,中方:必须停止对叙非法资源掠夺!
- ·以史为鉴节后至两会前迎加大配置良机!机构看好光储、信创方向超额收益前景,核心受益标的一览
- ·研究称英国63万家微型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 ·全面注册制将加剧行业分化 中小投行着力打造“胜负手”
- ·11月23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粤传媒收获6连板 高乐股份、英联股份、标准股份均实现3连板
- ·需求爆棚!国际油价有望重新“攀上”100美元高峰?
- ·重磅!俄方最新发声:准备好与乌克兰无条件谈判!谈及“结束军事行动”…
- ·开年A股46家公司增发落地 募资同比增长152.89%
- ·中信保诚基金债市周评:短期保持谨慎,观察后续理财赎回情况
- ·深圳20条措施支持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 相关产业链公司迎来“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