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砍单”之后:果链利益格局生变 ,立讯精密喜忧参半?
编辑/陈俊杰
11月8日晚间,砍单歌尔股份(SZ002241,苹果股价20.72元,果链格局市值708.7亿元)发布风险提示公告,利益立讯近日收到境外某大客户的生变通知,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精密预计影响2022年度营业收入不超过33亿元。喜忧当晚,参半一位不愿具名的砍单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歌尔股份此次暂停一款智能声学整机的苹果客户,大概率为苹果方面。果链格局
11月9日早间,利益立讯歌尔股份方面向记者强调,生变目前可见的精密只是一款型号受影响,与该客户合作的喜忧其他项都正常开展,并未受影响。
Counterpoint 高级分析师Shenghao Bai通过微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歌尔股份被调整的产品为苹果的AirPods Pro2。公司其他机型没有受到影响,并没有被踢出苹果供应链。
在多位分析师看来,歌尔股份的AirPods Pro2订单将转移至立讯精密,立讯精密或将借此成为AirPods Pro2唯一供应商。不过,继续扩大“含果量”也意味着苹果订单不稳定且利润较薄的问题还将持续困扰立讯精密。尽管当前市场仍旧火热,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已是果链上的企业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截至11月9日收盘,歌尔股份(SZ002241,股价20.72元,市值708.7亿元)仍未打开跌停板。
根据多名分析师的预测,歌尔股份公告中涉及的产品为苹果的AirPods Pro2。
和上述观点略有出入的是,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11月9日微信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出,歌尔股份与苹果合作多年,现在才爆出耳机良率问题,有些匪夷所思。“苹果砍单可能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供应方良率问题,还有可能是价格谈未谈拢。但耳机代工利润微薄,如果进一步压榨价格,对企业来说很难消化。”
除了被砍单的原因,这些订单的流向也备受关注。在张孝荣看来,声学巨头都消耗不了的订单,其他能接手的企业寥寥。“苹果供应链内,国内可选企业大概有两三家,立讯精密(SZ002475,股价32.08元,市值2277.3亿元)的成本控制较好,有接下订单的条件。但要满足新订单,既需要增加人手,也需要增加设备和技术,恐怕需要一段时间。”
张孝荣提到的有接收实力的立讯精密,正是此次被多个分析师点名的企业。根据天风国际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在社交平台上的说法,立讯精密获得了AirPods Pro2的所有订单,成为AirPods Pro2的独家组装公司。同时,为填补生产缺口,立讯精密已在扩大生产。
Shenghao Bai还透露,歌尔股份工厂的AirPods Pro2生产设备已经开始拆除,立讯精密则正积极扩大生产,并接收部分刚从歌尔离职的产线工人,更好的衔接生产。
但是,对AirPods Pro2的订单变动情况等相关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1月9日联系立讯精密方面求证,立讯精密回复称“不评论。”
对立讯精密来说,这笔订单意味着什么?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援引郭明錤的说法,歌尔股份公告中提到的约30亿元影响,将直接相当于立讯精密四季度增加的营收量。
不过,资本市场的反映不如想象中热烈。截至11月9日收盘,立讯精密股价为32.08元/股,仅上涨了0.22%。
复盘立讯精密的发展历程,上市后,立讯精密不断通过并购、参股、新设的方式进行纵向垂直整合与横向业务拓展。2017年初,立讯精密先后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东莞立讯拿下了惠州美律及上海美律51%股权,自此切入声学领域,为其拿下AirPods的订单奠定了基础。
过去十年,立讯精密业绩增长迅速,跻身“果链”头部位置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早在此次传出接手歌尔股份订单消息之前,业界对立讯精密的“苹果依赖症”就已经十分担忧。
继续扩大“含果量”,意味着苹果订单不稳定且利润较薄的问题还将持续困扰立讯精密。张孝荣就提到,“苹果自己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笼子里,但喜欢让供应商把鸡蛋放在一个笼子。”
今年5月,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曾在股东大会上回应依赖海外单一大客户的问题称,理想状态是,10年后单一客户对立讯精密(业绩贡献)不超过三分之一。
为实现这一目标,减轻对苹果的依赖,近年来包括立讯精密在内的果链企业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持续火爆的新能源车领域成为不少企业的首选。
今年2月,立讯精密发布消息称,将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其控股股东立讯有限还豪掷100.54亿元,购买奇瑞系企业的相关股权。在外界看来,立讯精密试图在汽车制造领域“复制”其作为果链代工商的成功案例。
不过, 张孝荣也提出,新能源车领域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投入规模大,要想获得投资收益需要有一定周期,果链企业在短期内还是要依赖苹果订单。王来春也在上述股东大会回直言,汽车产业的业绩落地时间比消费电子时间要长很多,能给立讯带来业绩的帮助,应该是3年后的事情,能有比较大的(业绩)贡献,是5年后的事情。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规范开展核酸检测 科学划定风险区域
- ·快讯:大盘午后回落指数集体翻绿 云服务板块回暖
- ·RCEP关税优惠红利在安徽持续释放,出口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近亿元
- ·11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35种产品下降 生猪环比降5.2%
- ·防沉迷政策施行15个月后: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内
- ·万亿MLF到期在即 流动性投放料适时加码
- ·个人养老金系统搭建有序推进 银行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 ·“果链一哥”立讯精密推上市以来最大规模股权激励计划 释放什么信号?
- ·私募持股市值突破2000亿 冯柳邓晓峰480亿仓位曝光
- ·澳大利亚“伊拉瓦拉之翼”航展开幕
- ·11月14日保险日报:税优健康险拟扩容,业界期盼税优额度更“解渴”,金融机构个人养老金业务启航
- ·发达国家光喊口号不给钱!“气候债务陷阱”正将新兴市场推向悬崖边
- ·禁止群租写入上海地方立法
- ·中公教育学员称遭遇退费难,部分地方退费热线:退费压力大、分期退
- ·2022世界VR产业大会举行 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揭牌
- ·股海导航 11月14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
- ·在酒店里打零工?希尔顿在华尝试新模式
- ·贝因美耗资5700万回购提振信心 成功扭亏经营现金流大涨2.3倍
- ·民主党提前拿下参议院,“拜登对战特朗普”能否再现?
- ·地产股大涨!16条金融支持政策在市场疯传,254号文能否托住楼市?
- ·昔日“鸽王”彻底转鹰 欧洲央行加息75个基点或箭在弦上
- ·共同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综述
- ·人民币大涨!逼近7.0!地产板块大爆发,碧桂园大涨40%!北上资金净买入130亿
- ·央行、银保监会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发展,房地产股再迎普涨
- ·中国核电: 牢守绝对安全 擦亮核电“国家名片”
- ·科创板做市借券业务有望本周上线,便利做市业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