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军兵役条件变动 这些人也得去当兵了

原标题:台军兵役条件变动,台军条件这些人也得去当兵了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初窜访台湾后两岸情势升温,兵役变动解放军持续进行围岛军演。人也岛内于是得去当兵再次出现要求延长兵役的声音,主张从目前的台军条件4个月延长到一年。民进党真敢这么干吗?兵役变动
21日,台湾民众先等来的人也是“国防部”预告免役标准变严了。在台军修正案中,得去当兵调整最多的台军条件指标是衡量是否过胖、过瘦的兵役变动BMI值,即身体质量指数,人也其计算方法是得去当兵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台军现行规定,台军条件“常备役”的兵役变动征兵是BMI值在17—31的役男,新版规定把BMI值放宽到16.5—32。人也以一名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举例,他的BMI值如果为16.5,体重约为47.7公斤;如果BMI值为32,体重约为92.3公斤。
“替代役”这部分,台军原本征兵要求是BMI值在16.5—17或31—31.5的役男,新版将标准调整为BMI值介于15—16.5或32—35。在身高标准方面,现行规定157厘米以下免役,新版修正案增列155—157厘米的役男须服替代役。
按照台军的新规定,身高低于155厘米,BMI值超过35或低于15才能免除兵役。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还是以身高170厘米的男子举例,他的BMI值如果为35,体重约为101.2公斤;如果BMI值为15,体重约为43.4公斤。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极胖,一般的胖子都得服兵役。
这些年,台军征兵很难,去年出生数15.4万人、死亡数为18.4万人,自然增加为负3万人。与此同时,一些人为了免除兵役真是花招百出。今年5月,岛内出了这么一起案子:一名男子为了免除兵役,竟然找艾滋病患者替他体检,结果兵役倒是真免除了,但他准备和女友结婚,却一再接到卫生部门的电话,让他到医院复检。为了避免让女友误以为他真得了艾滋病而结不成婚,他主动向检方自首。结果检方顺藤摸瓜,查到那名艾滋病患者还和另外5名男子有不当金钱往来,这5人也都承认确实利用这种方式逃避兵役。
也难怪台湾民众,民进党当局那些政客就各种逃兵役。像刚被大陆列入“台独”顽固分子清单的民进党副秘书长林飞帆不愿意服兵役,只当了十来天的替代役。俄乌冲突爆发后,他高喊“此刻我们都是乌克兰人”,结果遭到群嘲,广大网友都要求他先去服兵役再说。
目前台军想出的提高免除兵役门槛,只是个权宜之计,重点是民进党当局不敢得罪年轻人。陈水扁时期,每隔一段时间兵役就减两个月,结果交到马英九时期时,年轻人的役期已经从两年减到了一年。马英九任内大力推动募兵制,取消一年役期,但法律又规定男子有服兵役的义务,于是在不修法的情况下改成4个月的军事训练役。
蔡英文上台后,美国为了“以台制华”一直施加压力,一来要求台湾强化后备战力,二来提出延长役期并恢复征兵。蔡英文既不敢得罪美国,又怕丢了年轻人选票,于是从后备役上做文章,以前是退役8年内征召4次,每次5—7天;现在改为14天,但可以抵两次。这是换汤不换药,对年轻选票的影响不大。
前两天,台湾“中选会”公布统计,预估年底“九合一”选举总选举人数近1930万人,其中约76万人为年轻的首投族。大批网友一看76万这个数字,纷纷直呼“民进党怕了”,难怪不敢宣布兵役延长至一年。
相关文章
- 来源:华尔街见闻上周五,挂钩追踪港交所交易中国大盘股的美国ETF FXI的未平仓看涨期权合约数创历史新高,挂钩美国市场最大中国ETF MCHI的未平仓合约接近过去一年来最高水平,均为未平仓看跌期权合约2025-07-07
- 4月19日上午11时18分,北京市延庆区疾控中心接通州区疾控中心协查通报,一名初筛阳性人员前往延庆务工。接报后,延庆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疾控、公安、属地联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应急处置。根据流调显示,该2025-07-07
木业股份IPO“二进宫”:与实控人爸妈关联交易多,还有一段代持故事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IPO日报 4月21日,唐山曹妃甸木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木业股份”)将沪市主板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会。值得一提的是,木业股份与实控2025-07-07- 2020年河北敬业钢铁收购破产的英国钢铁公司以下简称“英钢”)后,快速使英钢在连续亏损9年后实现扭亏为盈,既保住了英钢4700余名员工及其上下游产业链2万余人的就业,又盘活了英钢资产,使其重新焕发活力2025-07-07
- 11月21日至23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举办。在以“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良性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2025-07-07
走访多品牌4S店:宝马取消业绩考核,特斯拉提车周期延长一个月以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记者/周姝祺 实习记者/刘爽 王米奇 石王君雨 李紫晴随着多部委发声保供保运,汽车产业链企业已经开始逐步推进复工复产,但短期内难以明确完全恢复正常的具体时间。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