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新市民金融即将崛起 消费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原标题:3亿新市民金融即将崛起 消费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3月4日,亿新银保监会、市民央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金融即将崛起金融机遇通知》(以下称通知),从通知的消费具体内容看,这是挑战继面对大众的普惠金融业务之后,又一次为金融机构框定了新的并存业务重点——新市民金融服务。
在中国城市化的亿新浪潮下,数量庞大的市民“新市民”正在从小城镇和更广袤的乡村迁徙而来,在大大小小的金融即将崛起金融机遇城市中扎根,他们或者是消费怀着勤劳致富的梦想来更大的城镇创业就业,或者是挑战为了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又或者晚年投靠子女寻求团聚,并存无论缘由,亿新他们正构成当今社会的市民重要组成部分。
从通知中对新市民划定的金融即将崛起金融机遇范围来看,新市民主要是指已在城镇居住但还没有户口的,或者拿到户口不足三年的群体,包括但不限于外来务工人员及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目前体量已达3亿人。
从概念来看,落户不足3年的时间限定强调了“新”的特性,而“新”就意味着活力与变化。可以想见,随着这3亿新市民群体在城镇的迁移、就业、安居、教育等一系列需求的诞生,他们正在释放全新且无与伦比的消费潜力,消费金融行业无疑也将随之迎来新一轮机遇与挑战。
新市民业务下的消费金融机遇
从通知的内容上看,有关消费金融业务的明确表述为:优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针对新市民在进城、落户过渡阶段的差异化金融需求,为其购买家具、家电等合理提供消费信贷产品。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三亿左右的新市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金融需求旺盛的重要群体,对金融业而言,围绕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金融需求,创新推出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将开辟金融服务“新蓝海”,有助于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其实,不同于更宽泛的消费金融服务,针对新市民的消费金融业务将更强调普惠性和金融服务的保障性。据笔者统计,通知中三次提及降低费率或成本,四次提及普惠,十六次提及保障。新市民金融服务概念的提出,某种程度上是对普惠金融概念的深化和与时俱进。新市民业务绝非金融机构可以大肆掘金的风口,而是更精准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方向指引。
有分析指出,新市民业务可以看做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补充。当下较多的金融机构和平台,发力普惠金融业务,立足于助农、三农业务,以及中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新市民的业务等于这两端业务的衔接,必然具备普惠性。
而作为消费金融服务的提供者,针对新市民群体,消费金融公司或将显现出更多优势。
南财智库 -21资管研究院2021年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下称《报告》)中指出,传统银行通常服务于有固定工作者与有稳定收入者。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的初心,即是为了覆盖一部分传统银行所不能够覆盖到的“长尾客群”,这些客户人群收入可能更偏低,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较大。消费金融公司具有无抵押担保、审批流程快等独特优势,有效降低了普通民众金融服务准入门槛,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的金融需求,切实增加了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也对欠发达地区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支持作用。
从这一层面看,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初衷和服务主要客群即与新市民群体更相吻合。
从消费金融公司行业头部招联金融的数据看,截至2021年底,招联金融累计发展注册用户超1.5亿人,总资产超过1400亿元。而从其两大消费金融产品体系“好期贷”与“信用付”情况看,目前已嵌入到购物、旅游、装修、教育培训等各类消费场景中,业务覆盖全国广泛地区,其中乡镇地区用户占比超过60%,户均贷款5000多元。
从额度、费率、还款等方面,招联金融则坚持“惠无止境”,陆续推出额度“ 慧”商量、价格“惠”商量、还款“会”商量等系列举措,助力用户解决生活消费的燃眉之急,以实际行动推进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
这一层面来看,消费金融头部公司对普惠金融的深耕也与这一轮新市民消费金融业务的政策引导方向相吻合。
科技突破风控之困
机遇的另一面同样是挑战。要想向这个覆盖3亿群体的较新且较下沉的群体进行精准服务,金融机构如何平衡风险、效率和成本,不让金融服务的提质增效变成大水漫灌本身就是难点。
面对这一广阔市场,银行多年难以实现真正的下沉,很大程度在于这一群体很大程度上不符合传统的银行风控偏好。因此,有资深行业人士分析指出,从金融业务风险角度来看,新市民业务中一个需要着重的关键点在于风控。
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就是新市民的征信问题,不少大中专毕业生征信记录可能较为空白,基数庞大的从乡村或小城镇迁移前往大城镇的新市民可能此前很少接触金融服务或可能存在信用的不良记录,所以如何对新市民进行科学、场景化、差异化的风控将是未来影响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和结果的关键因素。
对于解决金融服务新市民的风险问题,通知中提及两点解决方案,一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如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加强银保合作、创新担保方式等;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推动信息共享,探索大数据、综合运用新市民社保、税务、住房公积金等数据,优化机构内部新市民信用评价体系,从而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而从消费金融的层面来看,运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是当前经验证有效的破解风控之困的重要途径。
以招联金融为例,据悉,其在初创时就决定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创立纯线上新模式,自主构建了以“云技术”为基础的消费金融系统,成为同业首家“去IOE”的消费金融公司。这不仅降低了设备和运维成本,而且积累了技术管理经验,为践行普惠使命提供了先发优势。
在风控层面,招联金融通过深度挖掘内外部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征信、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自主打造了覆盖贷前、贷后、征信、反欺诈、模型、催收等风险管理全流程、多层次、互联网化的“风云”风控系统。
该系统根据不同风险的客户、不同场景的消费进行智能分级、自动校验、模型评分,通过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在短短几秒钟内建立客户风险画像,对欺诈、伪冒、套现等行为予以有效拦截,从而制定差异化的风险策略,实现了实时数据源毫秒级的高性能实时计算和每秒数万次事件的处理能力,确保了招联金融在快速稳健发展的同时维持着较低的风险水平。
据悉,招联金融欺诈率BP为0.002,即一千万批核客户中只有2单欺诈(2020年银行卡平均欺诈率为0.75BP)远低行业水平,亦验证了在金融科技加持下,兼具业务下沉和普惠性的招联金融可以很好的实现规模、效益、质量均衡发展。
当然,过往经验只是参考,要想服务好这一新群体,必然需要各类金融机构苦练内功,保持普惠的初心,不断创新,同时牢守风险底线,才能实现这一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 ·绝佳“抄底”机会来了!大摩:标普500料在明年初触底反弹
- ·不愿加班就构成违纪?公司解雇不配合加班员工被判赔20万元
- ·上海企业复工复产调查 | 员工到岗率不高,物流受阻,希望减税补贴
- ·重磅!中央政治局强调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股指应声而起
- ·股价累计暴跌超40%!迪士尼被曝高层巨变!他“重掌帅印”→
- ·欧美能源巨头出售俄石油资产,印度建议国有企业“接盘”
- ·美国两辆卡车在公路上相撞后起火,现场燃起巨大火球
- ·农村绿皮书:预计今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600元
- ·成都制造“二次创业”
- ·3000点的A股有多便宜?泰达宏利基金:中证500指数当前估值处于历史最便宜水平
- ·708元不算啥,这家上市公司营收为0,都是啥来头?
- ·招行原行长田惠宇落马背后,金融反腐走向深水区
- ·黄然:务实推进省联社改革
- ·花旗:予渣打集团中性评级 目标价62.7港元
- ·发布会全文|国家能源局:一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22.2%
- ·保费交不了?复工怕风险?资金有缺口?别急,看保险公司如何“花式”助力
- ·议价能力差,原材料供应存隐忧!IDG突发入股,Growatt能否俘获港股投资者的心?
- ·“斯德哥尔摩+50”中国利益相关方对话举行,热议中国成就
- ·苹果发布最新财报 库克:供应紧张将影响40亿-80亿美元
- ·杭州城管:疫情封控区、管控区内道路停车泊位暂停收费
-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 ·北京朝阳昨日通报的7管阳性样本:1人确诊,6人阳性
- ·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解读公募行业《意见》:切实提高中长期资金服务水平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 ·海富通基金总经理任志强解读公募行业《意见》:行业要围绕群众的需求 加大产品业务创新力度
- ·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央行、银保监会再发声,全国性商业银行要发挥“头雁”作用
- ·快讯:券商股快速拉升 华林证券等股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