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频频放出谈判信号,俄罗斯反应冷淡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隋鑫 陈康 柳玉鹏]就在乌克兰以及美欧等西方国家欢呼庆贺乌克兰军队在赫尔松取得的乌克“大捷”之际,令人感到惊讶的兰频罗斯冷淡是,乌克兰和美国高官及媒体近两天却频频提到“与俄谈判”。频放判信就连曾将“绝不谈判”写进总统令的出谈乌总统泽连斯基日前也突然改口,表示国际社会应“迫使俄罗斯进行真正的号俄和平谈判”。不过,乌克俄方认为乌方发出的兰频罗斯冷淡有关谈判的各种信息充满矛盾,对此并不相信。频放判信目前,出谈俄乌冲突已近9个月,号俄双方在战场上陷入胶着状态,乌克战争呈长期化趋势。兰频罗斯冷淡美欧等西方国家也陷入战争带来的频放判信能源和通胀危机泥潭。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援引一名“了解军事行动的出谈西方官员”的话称:“在冬天,一切都会慢下来。号俄对(俄乌)谈判的可能性,我们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
乌频频放出谈判信号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2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会见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时表示,乌克兰将自己来决定关于对俄罗斯谈判的相关时间和内容。布林肯还称,美国坚定承诺,冬季即将来临之际,将协助乌克兰减轻俄罗斯攻击乌关键基础设施所造成的影响。
路透社称,库列巴当天在东盟峰会期间的记者会上放风称,如果与会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提出会谈的请求,乌克兰方面会予以考虑。不过,俄《商业咨询日报》称,当天晚些时候,库列巴声称,俄外长没有向他提出会晤的建议,“我没有看到莫斯科真诚准备谈判的迹象,怀疑是否有必要坐在桌子旁拍一张漂亮的照片”。
对于俄乌之间是否会重开谈判,乌克兰和美方近期各种表态比较密集。曾在俄乌谈判中担任乌代表团团长的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12日称,乌最早可能于2023年下半年恢复与俄的谈判。乌总统泽连斯基日前也称,国际社会应“迫使俄罗斯进行真正的和平谈判”。他还为谈判提出了几个条件: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赔偿战争造成的所有损失,惩罚每一个战争罪犯……美联社称,泽连斯基提出的谈判先决条件对莫斯科来说是行不通的,很难看出他将如何推动谈判进行。但是,这一措辞的改变也体现出他对和谈的态度有所变化。
NBC称,随着俄乌冲突陷入胶着,无论是对乌还是对俄来说,想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都不可能,因此这为利用冲突间歇期重新进行谈判提供了机会。不过,报道称,考虑到仍有大量俄军部署在乌克兰,美方不希望营造出一种“西方在推动乌克兰去谈判”的氛围。
俄:乌方条件很荒谬
对于乌克兰和美国近来频频放出谈判的信息,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副主席科萨切夫12日表示,泽连斯基和其他乌高官故意提出荒谬和莫斯科无法接受的谈判先决条件。他说:“泽连斯基最近的声明首先实质上是拒绝谈判;其次,他试图掩盖一个明显的事实,乌(是否谈判的)立场不是由基辅,而是由华盛顿决定的。”
当地时间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视察库尔干机械制造厂的装甲车生产线。(俄新社)“今日俄罗斯”网站12日称,对于是否与俄罗斯会谈,乌克兰一直在发出矛盾信号。报道称,库列巴说了这么多,却没有确切表明如果俄方真的发出谈判的请求,基辅是否会接受。
该网站的另一篇报道称,华盛顿和基辅有意识地提出俄罗斯无法接受的谈判条件。俄政治学者巴久克称,美国私下推动乌克兰放出谈判风声,这表明华盛顿对战胜俄罗斯缺乏信心。华盛顿公开或秘密向基辅发出信号,以缓和冲突升级的势头。尤其是欧洲担心局势恶化,他们的武器库和财政储备正在耗尽。美国也陷入能源和通胀危机泥潭。为了维护脸面,因此提出让乌克兰与俄进行谈判。
俄方再度空袭
对俄乌军方来说,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日前俄罗斯军队放弃第聂伯河以西的部分赫尔松地区,退到东岸防守。这被多方认为是乌克兰取得的一次胜利,也令俄罗斯尴尬。但包括西方媒体在内的多数国际媒体认为,这一战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俄乌冲突的态势。
俄卫星新闻网13日称,当天基辅和乌其他11个地区再次遭到俄方空袭。报道称,从10月10日开始,俄军用远程高精度武器打击乌各地的能源等基础设施目标。从那时起,乌各地每天都会响起空袭警报声。
泽连斯基12日发表视频讲话警告不要因为在赫尔松取得的胜利而忘乎所以。他称:“顿巴斯正在发生激烈的战斗。在顿涅茨克地区,现在那里简直是地狱。”基辅市议会议员维特连科13日称,基辅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如果人们在其他地方有更好的条件过冬,他们可以离开基辅。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俄罗斯正在独自与整个西方作战,“俄罗斯正在收复自古以来的领土,而不是相反。这种收复将继续下去”。此前一天,梅德韦杰夫视察库尔干机械制造厂的军工制造部门后表示,“一些人对局势歇斯底里和过于惊慌失措令人无法理解”。
美国《纽约时报》称,在是否以外交途径结束俄乌冲突的问题上,美国政府高层出现了分歧。报道称,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敦促进行谈判,而白宫其他高官则认为,现在谈判为时尚早。在最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米利称,俄军从赫尔松撤退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具防御性的战线。他引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例子称,这样的战争不会改变双方的态势,但会造成数百万人毫无意义的伤亡。
该报另一篇报道称,战争通常会持续很多年。美国在阿富汗打了20年,在伊拉克也打了好多年。报道感慨,也许和平谈判只会在双方都精疲力竭或者一方眼看着战败时才会开始。
- ·小米第三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4020万台,同比下滑8.4%
- ·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不光擅长挣钱,更擅长抢钱
- ·易地扶贫搬迁仍存难点,学者建言稳就业
- ·无视风险:新华制药十连板 泼了“冷水”还能接着涨?
- ·利好不断,资本纷纷涌入充电桩,但行业龙头特来电已连亏3年,累计亏损5.6亿元
- ·知名女记者被枪杀 美国媒体却很怕说出谁是凶手
- ·监管出手后:80后隐秘富豪杜力转战香港
- ·债市概览(2021)之三:详解债券担保品管理
- ·年内吃4次罚单!九江银行因资金用于购地等再被罚330万元
- ·Q1业绩令人失望!Piper Sandler及巴克莱均下调Beyond Meat目标价
- ·北京:社会面筛查出来的病例是当前动态清零的最大风险
- ·静安宝山部分街镇发放“长虫咸肉”?供应商称责任在运输,市监部门介入调查
- ·英国防部赠送在英受训乌克兰士兵印有纳粹口号打火机
- ·对于市场,美国通胀是个“长期麻烦”,别指望美联储很快变心
- ·停产iPod,研发折叠iPad:苹果市值暴跌背后的“攻守战”
- ·店员只拿3000元底薪?思莱德全面关店,绫致押宝杰克琼斯
- ·普华永道思略特合伙人徐沪初: 智能汽车时代车企将面临业务重构
- ·生物谷半个月内二度遭北交所问询:控股股东刚因违规占用资金被罚 又曝出高比例质押股权
- ·聚焦“退费难”等问题,教育部已查处1529条校外培训投诉
- ·北京朝阳:继续严格落实居家办公等措施,减少社会面人员流动
- ·外资持续加码 彰显中国市场强“引力”
- ·泉州成“万亿之城”中唯一无地铁城市,专家:当前亟需补短板
- ·北京朝阳:新增14例感染者,均为管控人员
-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绿色金融三大功能、五大支柱已初步形成
- ·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 ·新投保窗口期临近,网红“沪惠保”价格将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