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长32%,加大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投放
记者|张晓云
10月26日,杭州(600926.SH)发布2022年三季报,银行业绿今年前三季,前季该行实现营业收入260.62亿元,净利加较上年同期增长16.47%,同比投放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92.75亿元,增长制造重点较上年同期增长31.82%。色金
资产规模方面,领域杭州银行保持平稳增长。杭州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银行业绿该行资产总额15634.43亿元,前季较上年末增加1728.78亿元,净利加增幅12.43%。同比投放
资产质量方面,增长制造重点杭州银行继续保持优秀,色金且位居上市银行前列,处自身历史最好水平。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77%,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贷款拨备覆盖率583.67%,较上年末提高15.96个百分点。
2022年,杭州银行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创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做好制造业、普惠金融、科技文创、绿色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
杭州银行表示,靠前服务实体经济是杭州银行公司条线的第一要务,年内该行单列优惠贷款专项额度、优化完善产品健全服务体系、用好人行普惠支持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实体经济融资 “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三季度末,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629.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9%;绿色贷款余额506.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82%;涉农贷款余额1,068.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53%。
当下传统银行向零售金融转型已成共识,在上市银行公布的业绩报告中,零售AUM等作为核心指标被放在突出位置展现。
今年前三季度,该行坚持新零售战略,深化精细管理模式,加快推进零售金融业务的转型发展。截至三季度末,零售客户总资产(AUM)达4,787.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5.09亿元,零售金融条线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571.73亿元,增幅16.03%。
值得注意的是,小微金融前三季度两个指标增速十分亮眼,一是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078.30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61.23亿元,增幅17.58%,高于同期全行贷款增速。二是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余额91.48亿元,增幅超52%。该行在战略规划中提出,小微金融坚持个人客户、抵押贷款为主,逐步向企业客户、信用贷款延伸,三季度报也印证了这种发展思路的可行性。
据了解,该行在企业端加快交易银行产品适小化改造,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一是推出套餐式产品营销服务方案,围绕客户需求痛点,提供“钩子产品+优惠政策+增值服务”五类组合套餐;二是“耕园行动”持续优化园区业务审批流程,重点拓展“215”客群。
截至三季度末,杭州银行累计签订72份园区合作协议,新增园区企业贷款52.84亿元。信用端开展“晨星计划”,积极探索数智赋能,持续推进台州线下信用小微专营模式复制,同时审慎探索线上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业务,以“保持定价水平、合理控制成本、严格把控风险”为导向,保持信用小微业务的稳步健康增长。
- ·落马235天后,大搞金融腐败的王滨被“双开”!6万亿国寿产寿险将帅齐换,行至“无人区”
- ·中科院“停用风波”背后,学术界苦知网久矣
- ·多只高位地产股上演“天地板”,各路游资排队“跑路”
- ·探访三家军队医疗单位:落实医疗待遇保障 体现军人职业尊崇
- ·希腊消费转向自有品牌
- ·武契奇称塞航因拒绝对俄断航遭炸弹威胁 乌克兰否认参与
- ·配股逢“跌停”,东方证券领跌全场,股民“不配”?
- ·中原信托董事长赵卫华被查
- ·北京发布2022年薪酬大数据报告,各行业薪酬水平整体上涨
- ·克宫:“不友好国家”仍有时间改用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
- ·2分钟读财报 | 连花清瘟走下神坛:生产商以岭药业到底赚多少?
- ·那个原本“旅旅游买套房”的网红城市,现在挂牌两年也卖不掉了
- ·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执掌招行近9年的田惠宇被免去行长职务,对招行意味着什么?
- ·上汽集团:18日开始进行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 ·中韩动力电池巨头争相布局印尼,LG牵头建90亿美元项目
- ·交通银行存在以提额、低息为名营销信用卡分期情况 分期利息计入手续费或违规
- ·招商银行人事巨震!距任期结束不到三个月,行长突然被免职!今天未出席董事会,公司公告:另有任用
- ·尾盘猛拉!生猪期货底部大涨,仔猪价已回升188%!
- ·转手打四折!新能源二手车是“烫手山芋”?品牌最新保值率看这里
- ·每经热评丨卡塔尔世界杯是中国品牌营销良机
- ·农商行龙头换帅!董事长刘建忠到龄退休,“70后”工科行长谢文辉任党委书记将掌舵
- ·申通快递员持U型锁打击投诉人头部,被开除行拘
- ·嘀嗒出行回应:李斌只是辞任下属公司董事,属正常组织机构调整
- ·Mysteel解读:猪价跌跌不休 腌腊能否力挽狂澜
- ·2021谁是保险代销之王?8大银行打响“中收”战事,期缴占比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