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热成时尚,敦煌依然招人难?
近日,文物在纪录片《敦煌师父》第二集《大漠中的考古孤勇者》中,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讲述了该所招人难的热成窘境: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个人报名,最后竟没有一人应试。时尚针对“招聘门槛过高”的敦煌说法,张小刚回应称:我们招聘门槛并不高,招人“从本科生起”。文物(《新京报》9月20日)
近年来文物热、考古考古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热成有关注热情的时尚年轻人不少。敦煌地处丝路要冲,敦煌作为阳关、招人玉门关“两关”的文物文化符号地,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浓厚历史文化相交汇的考古特征。以莫高窟为代表的热成敦煌石窟尤为博大精深,是学术的海洋,被很多人视为考古人的圣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气度极大、气象极大”的所在,却招不到人,外人视为“香饽饽”的事业编制也乏人问津,这背后肯定有现实的原因。
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一方面,考古专业毕业生本就不多,近年来各地研究机构纷纷加大招考需求,人才抢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敦煌偏居中国西北一隅,远离大城市、自然环境恶劣、工资待遇也不诱人,很多人即便符合条件也不太愿意报名;即便报名了、考上了,真正要去也会心存顾虑。
旁观者当然可以强调敦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具有无与伦比的研究价值;当然可以很有逻辑性地把为什么要“甘守清贫、耐住寂寞,投身到有意义的研究中”等道理讲清楚。然而,对个体安身立命的需要而言,在生活、爱情、子女教育等现实面前,这些价值难免被掂量一番。说到底,一项真正意义重大的研究、一个真正国家亟须的岗位,应该有包括优渥的工资待遇、更可预期的晋升机会等有竞争力的条件相匹配。
我们当然要热情讴歌那些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把一生献给考古的人。比如“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当年北大毕业之后就毅然扎根西北荒漠,一干几十年。她那种“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为己任”的精神值得全社会尊敬。只是,我们不能苛求所有考古毕业生都不计得失地付出,尤其是在他们有其他选择的时候。
很多外行尚且对敦煌的魅力心向往之,考古专业毕业生能不向往吗?只是,当现实给出的待遇、条件不足以对冲偏远、艰苦和寂寞,就很难说服家人、伴侣以及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还需从制度保障层面想办法:如此意义重大的研究、如此重要的岗位、如此艰苦的环境,为什么不能开出更有竞争力的待遇条件?为什么不能给沙漠上的“文明守望者”更高的收入和待遇?
越是稀缺人才,越要真心稀罕,既要讲情怀、讲精神,也要讲待遇、讲实际,并且为青年人才创造舒心、顺心的发展环境。把理想之光和现实之叶结合起来,一定可以产生更多光合作用,让更多有志青年投奔敦煌、拔节成长、延绵接力。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国际投资结构与机制加速演变 直接投资面临结构性调整
- ·美方称“有义务向台湾提供必要国防用品和服务”,外交部驳斥!
- ·侠客岛:拜登访中东,被沙特王储怼了
- ·国会陷入僵局,消息人士:拜登最早将在本周宣布气候紧急状态
- ·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陈驰退出股东,公司回应
- ·宁德时代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冠军 市占率达34%
- ·海南省文昌市:“小特产”变为“大产业”
- ·美军火巨头担忧:还得为乌供应多少武器,我们需要明确信号
- ·瞄准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海生物医药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图谱
- ·RCEP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我国出口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7.1亿元
- ·2.59亿参与小康股份定增!林园回应:一点小钱,对待新能源态度未变
- ·前海VS宝能,殃及南玻A:董事补位现分歧,姚振华如何收场?
- ·苹果谷歌被指移动生态双寡头垄断,英国启动第二阶段反垄断调查
- ·北京市出行优惠券来了!怎么领?
- ·耶伦称美国及其盟友应该利用“友岸外包”来提振供应链
- ·澳专家文章:澳大利亚对华B计划是什么?
- ·宁愿烧掉也不给欧洲?俄罗斯每天烧价值一千万美元的天然气,梅德韦杰夫:价格还会涨
- ·援乌武器已在犯罪分子手中?梅德韦杰夫批美是“恐怖主义资助者”
- ·顶流基金经理最新重仓股曝光!傅鹏博大买光伏和新能源车,李晓星为阶段性亏损致歉
- ·第二大股东高位减持,中通客车今日跌停成交额近60亿元
- ·五粮液旅游景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等9家酒企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 ·工信部:我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
- ·社论:合理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舒缓外部不确定风险
- ·京东方A:拟以72.78亿元受让合肥京东方显示28.33%股权
- ·努力以高精尖产业壮大实体经济
- ·中国人寿财险一支公司被罚40万:财务数据不真实